| |||||
| |||||
有了孩子后,更多的关注会在怎么教育好孩子上,怎么给孩子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环境,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,让他的潜能得以发掘。 “人生就像抓娃娃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抓到什么,娃娃要从小抓起……”近期观看了一部喜剧电影《抓娃娃》感触颇深,这部电影以幽默搞笑的形式,讲述了当前的中国式教育现状。用轻松诙谐的故事,演绎呈现出一个沉重话题,影片中的父母是一对富豪夫妻,想方设法对儿子进行“穷养”,儿子因此受到同学嘲笑,可他们并没有改变想法,时常出现的一些穿帮时刻,引发全场爆笑。 随着剧情的推进,听到周围不少父母讨论着影片中的剧情,有的对影片中的父母深感共鸣,有的在教育理念上产生分歧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去解读这部影片,好的原生家庭,一生都被童年治愈。我想教育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,是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 当我们90后这代人逐渐成长,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时,父母之恩不止生养,而在于托举,最优质的教育并非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灌输,而更多地体现在日常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中。父母、老师以及身边每一位长者的言行举止,都如同绵绵细雨般,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孩子心田,影响着他们对于今后人生道路上的认知和态度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他们有着自己的天赋与潜能。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做的是,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陪伴,下班后的我们回到家,都是抱着手机或者电脑,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成了“父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”,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,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关注和陪伴。 下班回家后我们可以试着放下手机,关掉电脑,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有趣的绘本,或者在周末的午后,一起去公园散步,去动物园看动物,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。 我的孩子很喜欢看书,为了不破坏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,我们一家人达成共识,在陪伴孩子时做到不看手机,而是选择共同阅读或者进行其他有意义的亲子活动。 近期每个周末我都会带着孩子去图书馆,挑选几本新书带回家阅读,孩子兴奋地翻开书页,沉浸在五彩斑斓的故事世界里。而我则坐在他身旁,偶尔轻声为他朗读,或者拿起我许久未读完的书籍继续阅读。孩子有时眨着萌萌的大眼睛,问出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,我们一起捧腹大笑时,这一刻我是被这个小家伙治愈的!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,不再是为了说教,而是做到以身作则,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,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灯塔,为他们指引方向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 | |||||
[打印页面] [关闭窗口] |
浏览: |